第一次爱的人_第一次爱的人英文版

admin 阅读:8 2025-04-09 07:50:20 评论:0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

  心理学发现,很多“心理问题”常常是源于:“爱的缺失”和“内心的冲突”。

  爱的缺失

  父母的爱,像一双温暖的手,在我们感觉寒冷的时候,安慰拥抱我们,带来能量和希望。

第一次爱的人_第一次爱的人英文版

  老师、长辈的爱,像和煦的春风,在我们困惑苦恼的时候,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朋友的爱,像一泓清泉,在我们感觉苦涩的时候,滋润心田,带来欢声笑语。

  所以当大人感受不到爱时,他们情绪低落,很难理解他人,更不会关爱自己。当孩子感受不到爱时,他们会烦躁,发脾气,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第一次爱的人_第一次爱的人英文版

  韩国某电视节目曾设计了一个环节,在一个视觉悬崖环境中,让孩子和妈妈处在“悬崖”的两边,看看孩子究竟是否可以战胜心中的恐惧,成功通过视觉悬崖。

  第一轮实验,让面无表情的妈妈站在视崖的一端, 孩子开始爬向妈妈所在的地方,但他们看到视崖,紧张不安,再看看妈妈的表情,他们犹豫了,然后原地返回。

  第二轮实验,这次让露出笑容的妈妈站在视崖的一端,孩子们看到妈妈的笑容,毫不犹豫地向着妈妈的方向爬过去!刚才还害怕的,不敢过去的孩子也轻松地通过了视觉悬崖。

  看完这个实验,我们会发现,妈妈的笑容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当孩子感受到这股爱的力量,他们就会有勇气战胜自己的恐惧。

  小baby 是这样,青少年、成人亦是这样,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如果无法从身边感受到支持、认可,汲取到爱的力量,我们会很沮丧,逃避,烦躁,想做好,却又不想去做,把学习和工作都是一拖再拖,因为不知所措而和身边的人乱发脾气,甚至身体也会感到不适。

  内心的冲突

  当我们感受不到爱,并发现与外界的回应不一致时,我们的内心就会有冲突。

  孩子在家里给爸爸妈妈亲手做了一顿饭,孩子体验到的是“好有成就感啊,期待父母的夸奖”,而爸爸妈妈的反应却是烦躁,会说“天啊,怎么弄得到处都是,你的作业写完了吗,还在这瞎折腾!”

  于是,孩子的内心产生了“冲突”:到底是我的想法错了,还是爸爸妈妈说的错了。这样的情况越多,我们就越会怀疑自己的感受,从怀疑自己的感受变得不自信,胆小,面对困难不去想办法;或是变得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而经常与他人发生争执。

  可是,如果孩子有了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做呢?

  让孩子感受到爱

  缓解他们的内心冲突

  游戏如此简单,却又如此神奇。

  我们知道很多游戏,比如画画,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可用画笔在方寸间呈现完整的心境,又可以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满足心理需求。

  喜欢吃香蕉、苹果和冰棍的五岁小朋友

  唱歌、跳舞、运动等,在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跟着节奏和韵律释放自己的情绪和焦虑。

  但很多家长会发现,在孩子情绪不好、不想学习、与家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不一定会想到这些方式或不想用这样的方式缓解。所以,今天想跟大家介绍一种新的游戏: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疗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英国的儿科医生劳恩菲尔德,在自己诊所中,放置了玩具模型、装沙和盛水的盘子。孩子们自发地把玩具和模型放到了两个盘子中玩。后来她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所呈现出来的沙具和沙画,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匹配。同时孩子们的情绪和症状获得了大大的改善。

  而在现在,我们会在一个有沙箱和玩具的屋子内,由一名老师或是一名心理咨询师陪着孩子玩玩具,其实不仅仅是孩子,成人也同样适用。因为我们发现,在陪伴和分享的过程中无论成人还是青少年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释放情绪,获得安定感并学会自己解决冲突。

  她是一个10岁的女孩,做事磨蹭,学习和生活习惯不好,还为此经常与家人发生争吵。

  这一天我看见她时,她噘着嘴气呼呼,很不想理我的样子,于是我跟她说你可以在这些沙子里玩玩玩具,看看你想摆些什么?

  她很细心地挑选玩具,观察每一件玩具,一点不像她的爸爸妈妈所说,马虎粗心的样子。

  她用了将近30分钟摆出了这幅作品,她称之为《狂风暴雨后》。

  我问她为什么叫狂风暴雨后呢?

  她说这是刚刚在家的场景,与妈妈争吵完,妈妈走开了,自己气呼呼地躺在床上。

  我问她为什么与妈妈吵架呢?她说因为妈妈嫌她不写作业,不收拾屋子,东西乱放。可是她很烦,所以她不想做。为什么烦呢?她说自己也不知道,就是不想做。看到这幅画面,她的感觉是好乱,好烦。我接着问她,这幅画面做出什么样的改变能让你不那么烦呢?她说少一些东西吧。

  我们一起见了10次面,每次都是围绕如何能让她变得开心起来的主题。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发现:

  有时会说,东西少一点吧;

  有时会说,把同类的放在一起吧;

  有时会说,可以按照区域来划分;

  有时会说,按照功能来划分……

  在这几次的交流中我也发现,她并不像他父母所描述的那样粗心、马虎,而是自我要求很高,但是自己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她就会放弃不做。每一次尝试摆玩具她都会仔细调整位置,方向。

  不知不觉八次见面过去了。她摆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回家吃饭》。

  她告诉我,这是一幅她写完作业在外面和同学玩,她准备回家吃饭的场景。

  通过这几次找办法让自己开心,她发现其实让她烦恼的并不仅仅是妈妈骂她,看见自己凌乱的房间,堆积的作业就很烦,可是每当妈妈再说她的时候,她就更烦了,所以她偏偏不去做。

  但在这几次玩玩具的过程中,她发现当她把生活区,吃饭区,游戏区归归好,就像这样,她看着就舒服多了。

  她在家也试着把房间一点点归类,放好,作业也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写之后,就发现自己没有那么烦了,妈妈说自己的次数也少了呢。

  游戏中的疗愈是如何发生的

  表达即治愈,游戏即治疗

  游戏能降低人的焦虑,就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她从不觉得我在教她道理,她觉得我们就是在玩,所以并不抵触。玩具和沙子作为连接意识与无意识的桥梁,用玩具、作品场景这一有形的象征表达,可以将不可调和的内心冲突进行疏导,从而整合自我。

  让他感受到安全感

  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我没有指导她应该摆放什么,而是让她自由的摆放和挑选,但这个挑选又是有界限的,沙箱是有界限的,给她以安全感。分享的过程不去评价她,而是让她表达所思所想,这就是我们心底都需要的“无条件的爱与陪伴”。让缺失爱的人感受到安全感,释放出累积的怨或压力。

  透过玩具释放自己,寻找自身的自我治愈力

  卡尔夫(Kalff,1981)认为沙的世界描述的是一个人的内在能量系统,也就是说,通过在沙箱中摆放玩具,建造场景,就是调动整个心理能量的过程,因为每个玩具都被制作者赋予了一定的意义,承载了一定的心理能量,他们之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反映了能量的调整。

  12岁以前孩子们的思维水平属于“形式思维阶段”,“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是他们最好理解的。如果是他们自己理解和感受出来的,远远比老师、家长念叨十遍更有效。

  关注安亲宝,让我们的孩子多一点安全感!

  安亲宝(www.anqinbao.net)是专门为小学生托管,儿童托管打造的应用,能随时随地手机查看托管班情况,能和托管班在线交流,每日都能看见孩子的生活情况,是您孩子课后托管的好帮手!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